湖大知行学院一学子为陌生人义捐造血干细胞-尊龙凯时网娱乐最新版

   
发表时间:2024年01月15日    来源:湖北文明网

“我觉得没什么,我只是做了一件平常的事。”1月3日,临近期末考试,正忙着备考的刘彬谈及近日捐髓救人的义举,表现得很淡然。

刘彬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三学生。2023年12月7日,他向学校递交了一张请假条,请假5天,在辅导员黄小雨的陪同下,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捐献了212毫升造血干细胞,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。

“考试能重来,但生命等不起”

时光回溯至2020年,刘彬刚满18岁,他来到武汉血液中心,捐献了200毫升成分血,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。等候献血时,他看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科普宣传手册,“捐献造血干细胞 传递生命新希望”这一标语让他难以忘怀。

当月,他再次来到武汉血液中心,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。

3年前埋下的“生命种子”,慢慢“发了芽”。2023年8月24日,刘彬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,得知自己入库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血液疾病患者初筛相吻合,请他考虑是否捐献,进一步采集血样进行高分辨确认。

“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数万分之一,有很多志愿者几十年都没有收到配型成功的通知,我可能是唯一能救那位患者的人,我愿意尽全力帮助他。”刘彬坚定地回复。

得知儿子的决定,刘彬的父母在表示支持的同时不免有些担心。于是,刘彬提前做好功课,将捐献流程、每个步骤的经过及原理事无巨细地了解清楚,再一一解释给他们听。

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身体各项指标正常,刘彬坚持规律作息,每天早起锻炼,晚上运动,并控制饮食,体重从75公斤减至65公斤。

通过高分辨血样采集和全面健康体检后,捐献时间定在2023年12月13日。临近期末考试,刘彬有15门课程需要备考,而从捐献到身体恢复需要半个多月时间,但他仍然决定完成这次捐献。

12月5日,他向辅导员黄小雨报告了自己的想法:“老师,我想请假去救个人……”黄小雨起初很是惊讶,了解到来龙去脉后,她被这个90后小伙的精神所打动。

“你去做,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跟我说。”黄小雨鼓励他说。得知刘彬家在利川市忠路镇,离武汉较远,家里来人不方便,她决定全程陪同刘彬完成这次捐献。

这张特殊的请假条也得到了学校的批准。

12月7日,刘彬提前来到医院做准备。他说:“考试能重来,但生命等不起。”

千里之外,爱为生命加油

从12月9日起,刘彬每天两次注射提取干细胞前的动员剂,产生了头疼、低热、腰酸等症状,每天昏昏沉沉。“一想到自己将会拯救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的生命,觉得自己经历的这一切都值得。”尽管身体不适,刘彬并没有放弃。捐献期间,辅导员黄小雨全程陪护,同学们还特意为他录制了视频,给他打气。

12月13日上午,刘彬走进了采集室。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机的运转,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血液通过两根透明的采血管导入机器,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再流回他的身体里。他成为湖北省第615例,全国第1660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
捐献完成后,刘彬将一个信封交给医务人员,封面上写着“致远在千里之外的受捐者”。

原来,患者得知即将受到刘彬的捐赠后,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,信中提到“在不久的未来,我在远方不知名的某地,也许就有了一个流着同样血液的‘亲人’”。

捐献前夕,刘彬也写了一封回信。这封信,他反复修改斟酌,来来回回写了三遍。在信中,他说:“希望我的帮助能让你尽快康复,回归到正常生活当中去,也希望在未来,你也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。”

三年累计献血近万毫升

刘彬出生于利川市忠路镇的一个小山村,家里曾是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,从小学、初中开始就一直在接受国家“两免一补”的扶贫助学政策,大学也享受到“雨露计划”补助,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和善意让他觉得非常暖心。

“我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将温暖和善意传递下去。”刘彬说,正是想报答这种恩情,激发了他参与无偿献血、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各类志愿服务的初心和勇气。

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距离武汉血液中心约四十分钟车程,刘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去献血。

由于成分血更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,刘彬大部分时候捐献的是血小板,采集一次就需要一个多小时。三年来,刘彬累计献血28次,总量达到9600ml,相当于全身换血两次,获得了2020-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。

辅导员黄小雨表示,刘彬热情、善良、有责任心,是班长,学院团委、学生会的学生干部,也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。

在刘彬的影响下,1月1日,黄小雨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

责任编辑:何霄
  • 湖北文明矩阵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    尊龙凯时网娱乐最新版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    027-87238963
投稿邮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

"));

发表时间:2024-01-15 来源:湖北文明网

“我觉得没什么,我只是做了一件平常的事。”1月3日,临近期末考试,正忙着备考的刘彬谈及近日捐髓救人的义举,表现得很淡然。

刘彬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三学生。2023年12月7日,他向学校递交了一张请假条,请假5天,在辅导员黄小雨的陪同下,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捐献了212毫升造血干细胞,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。

“考试能重来,但生命等不起”

时光回溯至2020年,刘彬刚满18岁,他来到武汉血液中心,捐献了200毫升成分血,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。等候献血时,他看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科普宣传手册,“捐献造血干细胞 传递生命新希望”这一标语让他难以忘怀。

当月,他再次来到武汉血液中心,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。

3年前埋下的“生命种子”,慢慢“发了芽”。2023年8月24日,刘彬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,得知自己入库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血液疾病患者初筛相吻合,请他考虑是否捐献,进一步采集血样进行高分辨确认。

“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数万分之一,有很多志愿者几十年都没有收到配型成功的通知,我可能是唯一能救那位患者的人,我愿意尽全力帮助他。”刘彬坚定地回复。

得知儿子的决定,刘彬的父母在表示支持的同时不免有些担心。于是,刘彬提前做好功课,将捐献流程、每个步骤的经过及原理事无巨细地了解清楚,再一一解释给他们听。

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身体各项指标正常,刘彬坚持规律作息,每天早起锻炼,晚上运动,并控制饮食,体重从75公斤减至65公斤。

通过高分辨血样采集和全面健康体检后,捐献时间定在2023年12月13日。临近期末考试,刘彬有15门课程需要备考,而从捐献到身体恢复需要半个多月时间,但他仍然决定完成这次捐献。

12月5日,他向辅导员黄小雨报告了自己的想法:“老师,我想请假去救个人……”黄小雨起初很是惊讶,了解到来龙去脉后,她被这个90后小伙的精神所打动。

“你去做,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跟我说。”黄小雨鼓励他说。得知刘彬家在利川市忠路镇,离武汉较远,家里来人不方便,她决定全程陪同刘彬完成这次捐献。

这张特殊的请假条也得到了学校的批准。

12月7日,刘彬提前来到医院做准备。他说:“考试能重来,但生命等不起。”

千里之外,爱为生命加油

从12月9日起,刘彬每天两次注射提取干细胞前的动员剂,产生了头疼、低热、腰酸等症状,每天昏昏沉沉。“一想到自己将会拯救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的生命,觉得自己经历的这一切都值得。”尽管身体不适,刘彬并没有放弃。捐献期间,辅导员黄小雨全程陪护,同学们还特意为他录制了视频,给他打气。

12月13日上午,刘彬走进了采集室。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机的运转,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血液通过两根透明的采血管导入机器,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再流回他的身体里。他成为湖北省第615例,全国第1660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
捐献完成后,刘彬将一个信封交给医务人员,封面上写着“致远在千里之外的受捐者”。

原来,患者得知即将受到刘彬的捐赠后,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,信中提到“在不久的未来,我在远方不知名的某地,也许就有了一个流着同样血液的‘亲人’”。

捐献前夕,刘彬也写了一封回信。这封信,他反复修改斟酌,来来回回写了三遍。在信中,他说:“希望我的帮助能让你尽快康复,回归到正常生活当中去,也希望在未来,你也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。”

三年累计献血近万毫升

刘彬出生于利川市忠路镇的一个小山村,家里曾是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,从小学、初中开始就一直在接受国家“两免一补”的扶贫助学政策,大学也享受到“雨露计划”补助,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和善意让他觉得非常暖心。

“我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将温暖和善意传递下去。”刘彬说,正是想报答这种恩情,激发了他参与无偿献血、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各类志愿服务的初心和勇气。

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距离武汉血液中心约四十分钟车程,刘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去献血。

由于成分血更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,刘彬大部分时候捐献的是血小板,采集一次就需要一个多小时。三年来,刘彬累计献血28次,总量达到9600ml,相当于全身换血两次,获得了2020-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。

辅导员黄小雨表示,刘彬热情、善良、有责任心,是班长,学院团委、学生会的学生干部,也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。

在刘彬的影响下,1月1日,黄小雨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

尊龙凯时网娱乐最新版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

投稿邮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

网站地图